明朝時期,殉葬習俗爲何會再次興起?與朱元璋有什麼關係?

本文已影響2.29W人 

說到朱元璋,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?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。
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陳子車死於衛,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。”

用活人殉葬是一項殘忍野蠻的行爲。於中國而言,商朝經常有殉葬,秦漢以後逐漸式微,往往代之以木俑、陶俑,很少有人殉葬了。到了遼代,人殉之風死灰復燃,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,述律平甚至強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。此後,金,元,明初都有殉葬制度,直到明英宗時期結束了殉葬制度。

以人爲因素殉葬品的制度,稱之爲“人殉”,起源於中國的奴隸社會時期。參考文獻中有很多宮裏女子被殺以後殉葬皇帝的事例。如葛洪就曾在《西京雜記》中勾勒了“爲博褒姒一笑”的周幽王墓失竊:“見數百屍……唯一男子,餘皆女人”,這種女人就是爲周幽王殉葬的人。

明朝時期,殉葬習俗爲何會再次興起?與朱元璋有什麼關係?

在從此以後的秦國,殉葬制度更爲風靡,咸陽宮中數千宮人被安葬於驪山秦始皇陵墓中。而漢朝之後,宮人的殉葬事例便比較罕見了。這時“人殉”早已不那麼肆無忌憚了,只是逐漸開始變得含蓄隱蔽,而且爲這些美女屍體穿上了“自願”的外衣。

朱元璋讓粗暴的葬制再次興起

至明代,殉葬的習俗再次興起。歸根結底,這時恰好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,而封建社會獨裁的程度比中央集權更蠻橫,便在殯葬制度當中反映得酣暢淋漓。

明朝建國皇帝朱元璋打開了這一時期的“人殉”制度,促使這一粗暴的葬制再次興起。並且爲朱元璋隨葬的總數,也是明朝數最多的。明初的“人殉”候選人關鍵有三種:婢女、妃嬪及其被當作“供品”敬獻而成的高麗王朝貢妃。在其中佔有率較大 的,就是婢女。

明朝時期,殉葬習俗爲何會再次興起?與朱元璋有什麼關係? 第2張

那時候的大家受到元朝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的影響;另外封建社會的“三綱五常”和“守貞殉節”早已深入到人們觀念中,爲追求“貞潔烈女”形象而自願殉國的人亦不枚勝舉;最終就是朱元璋本人的因素起了主導作用,他覺得前朝亡國較大的緣故,就是“女禍”,正是如此,他臨終前一聲令下妃嬪殉葬,以清除外戚干政的可能。

一方面是這時大家的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,明代後半期發生了資產階級萌芽期,程朱理學遭受了史無前例的挑戰;另一方面是明英宗的性格使然,他真誠待人、頗具責任心,並且在他九歲即位時,就需要遭遇爲他的生父殉葬妃嬪一事,他的內心受到的感觸極深,因此 他發誓要廢止這一制度。

自打朱元璋將“人殉”制度列入祖制以後,便快速營銷推廣起來。其危害之深,爲歷代王朝所少見。“人殉”制度的禮儀知識極爲莊重,而且也有一套嚴格遵守的程序流程。

明朝時期,殉葬習俗爲何會再次興起?與朱元璋有什麼關係? 第3張

明代對參加“人殉”的人的親屬,會給予一定水平的優惠待遇,以緩解分歧。參考文獻中記述:“明太祖崩,宮人比較多從逝者”。他們的真實身份一般是沒有生孕的妃嬪和婢女。

妃子本應給皇上殉葬,卻成功地逃離

傳說故事爲朱元璋隨葬的妃子當中,有一位並不想死。她把握機會悄悄地逃了出來,悲劇的是,她在逃走全過程中被守墓的士兵發覺了。

應對妃子的苦苦挽留,士兵動了憐憫之心,便放了她一馬。士兵把妃子安葬在帝陵周邊,自已再次做着爲皇上守墓的全職工作。士兵有時間了便會來探望妃子,這兩個人日久生愛,妃子爲了更好地感謝士兵,便嫁給了他,更爲他生了個孩子。

二十年後案發,朱棣都沒有再追責,只是讓他們祖祖輩輩爲皇上守墓,這件事情漸漸地就沒有人談及了。
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