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幫助朱元璋“跨過人生一道坎”的劉繼祖,後來怎麼樣了?

本文已影響3.63K人 

說到朱元璋,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?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蹟。

一、朱元璋的痛苦記憶

身爲中國古代“出身最寒苦”的帝王,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六歲那年,即公元1344年,卻是他青春記憶裏最苦的一頁。

就是從這一年春天起,一場空前的災害席捲了江淮大地。先是從年初到春夏,當地久旱無雨,滿眼都是枯死的莊稼,苦熬了幾個月後,非但沒盼來雨,卻來了鋪天蓋地的蝗蟲。蝗蟲過後又是席捲州縣的瘟疫。

曾經幫助朱元璋“跨過人生一道坎”的劉繼祖,後來怎麼樣了?

要知道,就算之前幾年相對風調雨順的年景裏,作爲苦老百姓的朱元璋一家,二嫂三嫂甚至大姐夫全家都已貧病而死。這時攤上這麼大的災,當然也更頂不住,是年四月初六至四月二十二日,朱元璋的父親、大哥、大侄、母親先後亡故。原本貧寒卻其樂融融的一個家,轉眼間說沒就沒。

正是這場痛苦的告別後,朱元璋與倖存的二哥大嫂等人,開始分散逃荒。他個人則是先入皇覺寺再投郭子興,“從乞丐到皇帝”的奮鬥路從此啓動。以這個意義說,這一刻,卻是他人生裏痛苦且重要的轉折點。

不過,就是在這場“轉折”前,少年朱元璋卻還有一道“坎兒”:父母兄長的骸骨怎麼安葬?

當時的朱元璋一家,就剩了幾個幼子婦人,既沒錢買墳地,更連棺材壽衣都置辦不起。總不能讓父母大哥曝屍荒野吧?朱元璋硬着頭皮去求地主劉德幫忙,卻被捱了一頓痛罵。正在走投無路時,“劉德地主”的親弟弟,同樣“有點錢”的劉繼祖看不下去了,慷慨劃出了自己家的一塊地。家裏窮得叮噹的朱元璋,又把僅有的衣物裹在父母大哥身上,這才總算讓親人們入土爲安……

這一場人生變故,無論生活的殘酷,還是世態的炎涼,短短几天,十六歲的朱元璋都已盡嘗。

而放在元末的大歷史下,朱元璋一家的遭遇,更是元末社會的縮影。雖然一直到明朝年間,許多士大夫都在念叨着元朝“賦稅甚輕”,但享受這“賦稅輕”特權的卻都是達官貴人們,苦老百姓卻在沉重的賦役下苦哈哈的熬。

曾經幫助朱元璋“跨過人生一道坎”的劉繼祖,後來怎麼樣了? 第2張

元朝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,都是小民皆無蓋藏。號稱“富庶”的浙江,1334年的一場大災,饑民就多達五十多萬戶。可元王朝的統治卻日益賦稅,國庫的儲備多被揮霍,老百姓趕上天災,不但沒人救,稅賦照收不誤,於是也就有了多少家破人亡的慘劇,比如朱元璋一家人。

看過這一幕,也就不難理解,爲什麼號稱“史上版圖最大”的元王朝,突然就“挑動黃河天下反”了。

在幾年前雲集了多名老戲骨的電視劇《朱元璋》裏,以“鐵漢”形象示人的朱元璋,給兒女們回憶起“借地殮葬父母”的那一幕時,也是當場哭得稀里嘩啦,叫太子晉王燕王們都跟着邊哭邊跪一片。

而在真實的歷史上,後來君臨天下的朱元璋衣錦還鄉,不但在這裏重修了宏偉皇陵,還親筆寫了《大明皇陵之碑》,碑文裏那句“殯無棺槨,被體惡裳,浮掩三尺,奠何餚漿”,可以說是一字一淚。可見,哪怕已登基稱帝,十六歲那年的悲傷、恥辱、告別,依然在朱元璋心裏,有着揮之不去的記憶。

那麼,在朱元璋這段“痛苦記憶”裏仗義出手,幫助朱元璋“邁過人生一道坎”的鄰居劉繼祖,後來又怎樣了呢?

二、痛苦後面的餘音

以《萬曆野獲編》等史料的記載,作爲一位元末大亂裏少見的厚道人,劉繼祖的慷慨幫助,朱元璋也一直沒忘。明朝立國後,劉繼祖獲封爲“惠義侯”,從此世代享受侯爵待遇。朱元璋更親自執筆,寫下了對這位“鄰家大叔”的感恩:“爾發仁惠之心,以己沃壤,慨然見惠。”可以說,是一樁“好人有好報”的真實故事。

但這段痛苦記憶對朱元璋的影響,卻不止是“好人有好報”這麼簡單。可以說,是影響到了明朝國策國運的方方面面。

曾經幫助朱元璋“跨過人生一道坎”的劉繼祖,後來怎麼樣了? 第3張

首先是一樁“不太好”的影響,有了這一場“生離死別”,從此朱元璋對於親情,也就更加的看重。登上帝位後,更是制定了空前豐厚的藩王待遇,明初的藩王,每年可以領一萬石祿米,郡王也可以有兩千石俸祿,一個郡王的俸祿,就是正一品官員的二十倍。發展到明朝中後期,明朝的藩王宗室人數,膨脹到數萬人,甚至每年輸入京城的糧食,都不夠養山西河南幾個省的藩王,等於是巨大的財政負擔。

然後就是“好”的影響,有了這樣的痛苦記憶,登基後的朱元璋,也就不遺餘力,將中國古代的社會保障制度,一口氣提升了一大截。比如“漏澤園”,即提供給平民百姓的公共墓地,就從此大量興建,還有“養濟院”,專門用於收容“無告者”,主要是殘疾人和孤寡老人,每個月提供糧食布匹柴火,從明初起,“養濟院”就大量興建,幾乎明朝每個府縣都有設立,許多富裕的府縣,甚至不止一座。另外還有提供醫療的惠民藥局,也是惠澤萬民。

如此“高度福利化”,在十六世紀造訪中國的外國傳教士筆下,也留下了生動的記錄。以西班牙人拉達的話說:“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醫院(惠民藥局)”。東南大地的養濟院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,那“始終有充足大米供應”的景象,就是當時明朝福利制度的寫照。

更影響深遠的,就是明朝的“荒政”與“糧儲”政策,吸取了元末天下大亂的教訓後,朱元璋登基起,就把農業生產放在首位,明朝的糧食產值,朱元璋在位時就甩開宋元一倍多,大小倉儲遍佈全國。每當饑荒時,明朝更有“大口六鬥”的賑災標準,和不遺餘力的糧食發放。甚至地方官遇到災荒,可以不經請示賑災。這一切,應該都來自當年痛苦的災荒記憶。

曾經幫助朱元璋“跨過人生一道坎”的劉繼祖,後來怎麼樣了? 第4張

同樣值得驕傲的,還有當時明朝強大的糧食倉儲,朱元璋在位時,明朝的糧食倉儲就到了“宇內富庶”的地步。一直到明朝萬曆年間時,明朝的糧食儲備依然可以做到“支用十年”。正是這充足的糧倉,撐起了明朝一次次的盛世。但到了十七世紀的明末,明王朝的土地兼併,以及空蕩蕩的官倉,卻也同樣預埋了不久以後,又一場痛苦的亂世。

比起“好人有好報”的結局來,糧食安全的意義,社會保障的價值,卻是朱元璋這段痛苦人生背後,永遠有價值的歷史經驗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