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詩《尋胡隱君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?該如何理解呢?

本文已影響1.76W人 

尋胡隱君

【明·高啓】

渡水復渡水,

看花還看花。

春風江上路,

不覺到君家。

古詩《尋胡隱君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?該如何理解呢?

高啓(1336-1374),字季迪,號槎軒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他是明初詩人,與劉基、宋濂並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。

“渡水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,“看花”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。但“渡水”“復”“渡水”就不那麼平常,“看花”“還”“看花”也不那麼平常。當“渡水”“復”“渡水”與“看花”“還”“看花”疊加在一起,就更不平常了。

古詩《尋胡隱君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?該如何理解呢? 第2張

再與詩作題目中“尋”字聯繫起來看,我們實際上就是與詩人一起,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發現:一條溪水又一條溪水,一片春花又一片春花;在這樣“復”與“還”的驚喜中,終於找尋到那個隱居在山水深處的朋友了。

在講《春曉》時,我們講到“生活詩意”和“詩意生活”。像高啓這樣的“春風江上路”,簡直就是“行爲藝術”了,用心體味與記錄(也不用刻意記錄),就是美麗的詩作了。

常說好詩被唐人寫盡,宋人承唐人餘緒,明清詩人就只是唐人的重複了。但高啓這首詩卻像一流的唐詩,不僅明白如話、詩意盎然,還趣味橫生。
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